御药院
2018-02-22

中医药文化.jpg

御药院内多忙碌,

分工明确为康健。

加工炮制传宫廷,

修造汤煎多秘方。


御药院


官厅名称,宋太宗至道三年(977)始置,隶属入内内侍省,掌按验秘方,秘制药剂,以备天子及宫廷需用。运动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省阉人充当。崇宁二年(1103)并入殿中省。金属宣徽院,掌为天子准备药,有提点、直长,以知己阉人充当。元属太医院,掌接受各地各族进献珍贵药品,制造汤药,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官。


初始职能

北宋太宗三年,将尚药局的内药院更名为“御药院”,隶属内侍省,崇宁二年又改归殿中省。这样便形成了尚药局、御药院配合供奉御药的时势。御药院以入内供奉官掌管。宋徽宗二年,增置内臣监官为御药院的奉御,以院官使为医师,以医官使为御医;医官副使为医正,医官为医佐;杂役秤子、捣碾子类为药工。


御药院主要职能有:保管、加工、炮制海内外纳贡到宫廷的药物,组织采购药材;奏敕出使颁赐施散药物,若大臣有病,天子常派出御药院的医官前往赐药,在疫病盛行之时,御药院也经常和翰林医官院配合派医官赴灾区送药;有时御药院掌礼文兼受行仪式及贡举之事;御药院僧人药局配合认真御药的供奉。御药院之设立,使得北宋天下性药材管理事情获得增强,这与设立翰林医官院同样是北宋医药管理机构刷新的效果。


历史沿革

金朝宫廷内设有尚药局、御药院,其中尚药局隶属宣徽院。金朝攻占北宋汴京,掳回宋徽宗、宋钦宗的同时,还掳回北宋宫廷的诸科医生数百人,尚有不少医书及药品,其中仅北宋太医局的灵宝丹便有28700贴。元朝初期,随着贡来的药品增多,遂在至元六年设立御药院,认真管理药品制作及贮存,“秩从五品,掌授各路乡贡,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这时仍然设有尚药局,厥后由于尚食局僧人药局常在药膳方面爆发联系,故在至元二十年(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以后御药院和太医院配合形成了元朝医药管理的最高机构。明朝未设御药院,而设有御药局,后改称圣济殿,清朝设御药房。


祝好朋侪家业兴旺财路广,老小平安福寿长!


御药院

中医药文化.jpg

御药院内多忙碌,

分工明确为康健。

加工炮制传宫廷,

修造汤煎多秘方。


御药院


官厅名称,宋太宗至道三年(977)始置,隶属入内内侍省,掌按验秘方,秘制药剂,以备天子及宫廷需用。运动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省阉人充当。崇宁二年(1103)并入殿中省。金属宣徽院,掌为天子准备药,有提点、直长,以知己阉人充当。元属太医院,掌接受各地各族进献珍贵药品,制造汤药,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官。


初始职能

北宋太宗三年,将尚药局的内药院更名为“御药院”,隶属内侍省,崇宁二年又改归殿中省。这样便形成了尚药局、御药院配合供奉御药的时势。御药院以入内供奉官掌管。宋徽宗二年,增置内臣监官为御药院的奉御,以院官使为医师,以医官使为御医;医官副使为医正,医官为医佐;杂役秤子、捣碾子类为药工。


御药院主要职能有:保管、加工、炮制海内外纳贡到宫廷的药物,组织采购药材;奏敕出使颁赐施散药物,若大臣有病,天子常派出御药院的医官前往赐药,在疫病盛行之时,御药院也经常和翰林医官院配合派医官赴灾区送药;有时御药院掌礼文兼受行仪式及贡举之事;御药院僧人药局配合认真御药的供奉。御药院之设立,使得北宋天下性药材管理事情获得增强,这与设立翰林医官院同样是北宋医药管理机构刷新的效果。


历史沿革

金朝宫廷内设有尚药局、御药院,其中尚药局隶属宣徽院。金朝攻占北宋汴京,掳回宋徽宗、宋钦宗的同时,还掳回北宋宫廷的诸科医生数百人,尚有不少医书及药品,其中仅北宋太医局的灵宝丹便有28700贴。元朝初期,随着贡来的药品增多,遂在至元六年设立御药院,认真管理药品制作及贮存,“秩从五品,掌授各路乡贡,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这时仍然设有尚药局,厥后由于尚食局僧人药局常在药膳方面爆发联系,故在至元二十年(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以后御药院和太医院配合形成了元朝医药管理的最高机构。明朝未设御药院,而设有御药局,后改称圣济殿,清朝设御药房。


祝好朋侪家业兴旺财路广,老小平安福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