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汉朝不止一个,你知道几多?
2023-03-22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无论是政治、经济照旧文化方面都获得了璀璨生长 。但我们提及“汉”,第一印象是东汉和西汉,着实历史上尚有这么多“汉朝”,你知道吗?


一、玄汉(公元23年-25年)

玄汉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泛起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设,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历史上前朝宗室通过武装乐成夺回政权的先河 。新朝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汉室宗亲的刘玄、刘盆子趁势崛起 。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 。刘玄即天子位,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 。大赦天下,建年号为更始,史称更始帝 。

更始元年六月,更始帝入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的达一百多人 。更始三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 。


二、赤眉汉(公元25年-27年)

更始三年六月,赤眉军首领樊崇与其他将领决议“拥立汉朝宗室为帝,以下令天下” 。经由“抓阄”推选,刘盆子被立为帝,国号定为“汉”,年号“建世” 。几个月后,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后被绞杀 。

击败玄汉后,赤眉汉还没有一统天下 。与此同时,东汉开国之君刘秀是赤眉军强劲的敌手 。建武元年十月,光武帝和长安的赤眉军坚持 。厥后,赤眉军节节败退,退出长安 。建世三年正月,赤眉军被围请降 。只管赤眉军有樊崇等将领再次起义,但刘秀却始终善待刘盆子,并下令用荥阳的官田钱粮来供应刘盆子生涯开支,最后刘盆子也算是善终了 。


三、汉赵(亦称“前赵”,公元304年-329年)

304年11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国号汉 。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 。318年7月,太子刘粲继立,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变杀刘粲 。

十月刘曜带军行至赤壁后登位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 。与此同时,石勒起兵起义自称赵王,汉赵损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 。史家将关中的刘氏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称为后赵 。329年头,前、后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被后赵擒杀,汉赵主力被祛除 。329年,后赵军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 。九月,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汉赵政权殒命 。


四、成汉(公元304年-349年)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首脑李特率领灾黎起兵反晋 。297年,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团南下汉中 。303年,李特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李特战死 。其弟李流继续向导流民作战,次年病死 。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同年李雄攻陷成都,十月自封为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

334年,李雄病死,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主 。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自主为帝 。李寿死后,其子李势继位,放纵杀伐,国势越发虚弱 。347年,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天子李势投降,成汉的剩余势力在349年被晋朝祛除 。


五、南汉(公元917年-971年)

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 。刘谦死后,刘隐继续父职,逐步统一岭南,一跃成为岭南强藩 。刘隐死后,刘䶮依附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在番禺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 。次年十一月,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后又更名刘䶮,史称南汉高祖 。南汉立国后,参照唐制立国,建三省六部等中央机构,开科取士 。以文人和宗室诸王出任节度使,削弱方镇权力、逐步摧毁方镇制度 。对外结好邻国,勉励通商商业,国势日趋兴旺 。

南汉政权为了科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对抗,南汉统治者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 。南汉统治者还亲近阉人,使得阉人势力逐渐生长,参预朝政 。971年为北宋赵匡胤所灭 。


六、后汉(公元947年-950年)

后汉,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设的中原王朝,国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后唐覆灭后,石敬瑭建设后晋,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 。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有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 。刘知远捉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攻克并建都于汴州 。 

公元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 。950年李守贞等藩镇爆发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嫌疑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起义,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殒命 。


七、北汉(公元951年-979年)

北汉为刘崇所建,都晋阳,称太原府,盛时领土12州 。后汉隐帝幼年,大臣专权,刘崇见后汉政权不牢靠,便在军事和财务上做了准备 。刘崇即据河东12州称帝,更名旻,仍用后汉乾祐年号,国号汉,史称北汉 。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 。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天子 。刘崇子刘钧继立,奉辽帝为父天子 。以后,后周、北宋一再向北汉进攻 。北汉势蹙,屡靠辽兵支援才得以幸存 。北汉建设后,战事频仍,兵役沉重,又滥征钱粮以输贡辽,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战乱和苛敛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北汉 。宋军先击溃辽援军,此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亡 。


八、陈汉(1360年-1364年)

陈汉是元朝后期由陈友谅建设的盘据政权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统军元帅陈友谅,挟徐寿辉,移都江州,自主为汉王 ;次年,在采石弑徐寿辉,自主为大汉天子,年号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陈汉与明夏、韩宋,分据南方,与北方的元朝分庭抗礼 。

陈汉坚持抗元、又与朱元璋作战 。大义四年,与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称帝,改元德寿 。次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陈理降,陈汉殒命 。

历史上的汉朝不止一个,你知道几多?

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无论是政治、经济照旧文化方面都获得了璀璨生长 。但我们提及“汉”,第一印象是东汉和西汉,着实历史上尚有这么多“汉朝”,你知道吗?


一、玄汉(公元23年-25年)

玄汉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泛起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设,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历史上前朝宗室通过武装乐成夺回政权的先河 。新朝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汉室宗亲的刘玄、刘盆子趁势崛起 。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 。刘玄即天子位,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 。大赦天下,建年号为更始,史称更始帝 。

更始元年六月,更始帝入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的达一百多人 。更始三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 。


二、赤眉汉(公元25年-27年)

更始三年六月,赤眉军首领樊崇与其他将领决议“拥立汉朝宗室为帝,以下令天下” 。经由“抓阄”推选,刘盆子被立为帝,国号定为“汉”,年号“建世” 。几个月后,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后被绞杀 。

击败玄汉后,赤眉汉还没有一统天下 。与此同时,东汉开国之君刘秀是赤眉军强劲的敌手 。建武元年十月,光武帝和长安的赤眉军坚持 。厥后,赤眉军节节败退,退出长安 。建世三年正月,赤眉军被围请降 。只管赤眉军有樊崇等将领再次起义,但刘秀却始终善待刘盆子,并下令用荥阳的官田钱粮来供应刘盆子生涯开支,最后刘盆子也算是善终了 。


三、汉赵(亦称“前赵”,公元304年-329年)

304年11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国号汉 。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 。318年7月,太子刘粲继立,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变杀刘粲 。

十月刘曜带军行至赤壁后登位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 。与此同时,石勒起兵起义自称赵王,汉赵损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 。史家将关中的刘氏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称为后赵 。329年头,前、后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被后赵擒杀,汉赵主力被祛除 。329年,后赵军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 。九月,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汉赵政权殒命 。


四、成汉(公元304年-349年)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首脑李特率领灾黎起兵反晋 。297年,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团南下汉中 。303年,李特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李特战死 。其弟李流继续向导流民作战,次年病死 。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同年李雄攻陷成都,十月自封为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

334年,李雄病死,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主 。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自主为帝 。李寿死后,其子李势继位,放纵杀伐,国势越发虚弱 。347年,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天子李势投降,成汉的剩余势力在349年被晋朝祛除 。


五、南汉(公元917年-971年)

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 。刘谦死后,刘隐继续父职,逐步统一岭南,一跃成为岭南强藩 。刘隐死后,刘䶮依附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在番禺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 。次年十一月,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后又更名刘䶮,史称南汉高祖 。南汉立国后,参照唐制立国,建三省六部等中央机构,开科取士 。以文人和宗室诸王出任节度使,削弱方镇权力、逐步摧毁方镇制度 。对外结好邻国,勉励通商商业,国势日趋兴旺 。

南汉政权为了科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对抗,南汉统治者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 。南汉统治者还亲近阉人,使得阉人势力逐渐生长,参预朝政 。971年为北宋赵匡胤所灭 。


六、后汉(公元947年-950年)

后汉,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设的中原王朝,国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后唐覆灭后,石敬瑭建设后晋,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 。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有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 。刘知远捉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攻克并建都于汴州 。 

公元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 。950年李守贞等藩镇爆发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嫌疑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起义,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殒命 。


七、北汉(公元951年-979年)

北汉为刘崇所建,都晋阳,称太原府,盛时领土12州 。后汉隐帝幼年,大臣专权,刘崇见后汉政权不牢靠,便在军事和财务上做了准备 。刘崇即据河东12州称帝,更名旻,仍用后汉乾祐年号,国号汉,史称北汉 。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 。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天子 。刘崇子刘钧继立,奉辽帝为父天子 。以后,后周、北宋一再向北汉进攻 。北汉势蹙,屡靠辽兵支援才得以幸存 。北汉建设后,战事频仍,兵役沉重,又滥征钱粮以输贡辽,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战乱和苛敛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北汉 。宋军先击溃辽援军,此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亡 。


八、陈汉(1360年-1364年)

陈汉是元朝后期由陈友谅建设的盘据政权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统军元帅陈友谅,挟徐寿辉,移都江州,自主为汉王 ;次年,在采石弑徐寿辉,自主为大汉天子,年号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陈汉与明夏、韩宋,分据南方,与北方的元朝分庭抗礼 。

陈汉坚持抗元、又与朱元璋作战 。大义四年,与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称帝,改元德寿 。次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陈理降,陈汉殒命 。